这个“国际不再恐同日”,果壳和同性恋者与恐同者聊了聊
2018-05-18 15:35 浏览:50次 【

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分类中除名这个决定让同性恋者不必再蒙受医学上的污名,并为社会接纳和同性婚姻合法化提供了可能。

这个“国际不再恐同日”,果壳和同性恋者与恐同者聊了聊

图片来源:citizentv.co.ke


但社会接纳之路道阻且长。许多同性恋者在内的性少数群体依然生活在阴影之下。他们有的不敢爱人,有的不能带另一半见父母,有的在朋友面前对自己的性向说谎,有的选择默默忍受无端谩骂甚至肢体攻击。而信息的不对称,也造成了许多人对性少数群体的误解和敌意。

这个“国际不再恐同日”,果壳和同性恋者与恐同者聊了聊


2005年5月17日是第一个国际不再恐同日,这个由世界卫生组织决定的日期提醒公众,同性恋不是病,同性恋者有着与其他人一样的权利——包括不受暴力和歧视威胁的权利。

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了解和对话。我们想知道排斥同性恋的“恐同者”究竟在恐惧什么?而性少数群体在担忧什么?果壳的几个编辑私底下找了他们自己的朋友,解析关于“同性恋”的困惑。或许这篇文章看完之后,不管你是否是同性恋,你的身边是否有同性恋,你都能够更好地与他们、与自己相处。

在这里感谢所有与果壳谈话的人,特别是恐同者——由于恐同者通常不倾向于就这个问题公共发声,我们没能找到更多的讲述者。让他们亲口说出他们的恐惧,对我们也很重要。了解是走向和解的第一步。

part1

Q & A

同性恋的存在,真的是“不正常”“不自然”的吗?同性恋者到底怎么看待自己“正不正常”?

TA们说


男,24岁,公职人员

我知道同性恋是合理存在的,也知道其中有些人是真爱,也承受着痛苦。我曾经有gay大学舍友,我对他挺好。但是我如果在街上看到gay卿卿我我,还是会很不舒服。

对于女同性恋厌恶感会稍微低一些,毕竟欣赏漂亮女生是男人的天性。但是从心底里来讲,这玩意和男同性恋一个道理啊,都是不能够生育的。这事天经地义的,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繁衍。如果完全放开,满街男男和女女搂在一起,那不是乱套了。违背自然法则的,这种东西怎么能提倡呢?

TA们说


同性恋,女,25岁,海外,大学研究员。

高考结束后,我把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告诉了我的初中闺蜜。

其实性取向自己一直都能感觉的到,我从小学就开始喜欢和小女生玩,初中的时候暗恋隔壁班女生,高中暗恋同班女生。一直没向任何人出柜,因为在传统的中华文化里,同性恋是不被接受的。因为外形原因(短发),高中住校被别人在背后骂过变态,因此一直没有正视自己,内心苦恼过很久,为什么我就要和别人不一样。高考结束后,有个男生追我,但是我还是在暗恋一个女生。可能也是忽然学习压力没有了,开始思考自己得人生,慢慢的接受了自己,也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吧。


同性恋,男,40岁,北京,咨询业

我向我一个女性好朋友出柜了,但是并未公开。因为我很困惑自己与他人不同。我觉得公众需要对同性恋有更正确的看法,各种媒介应该有更多元的传播,不要带给大众固有的“同性恋形象”。

果壳说

在自然界中,同性个体之间发生性行为的现象极其广泛,甚至结成配偶关系的案例也相当多见。在这个意义上,喜欢同性虽然是少数派,但无论如何谈不上“不自然”。

这个“国际不再恐同日”,果壳和同性恋者与恐同者聊了聊

洪氏环企鹅为具同性伴侣现象的多种企鹅中的一种。图片来源:Wildlife Society


更重要的是,就算不自然又怎样呢?如果不去生育是这么大问题的话,那单身和丁克的人显然在人口中比重更大,是不是先要把他们歧视到消失?如果生育一定要追求自然,那是不是我们也要抛弃产科、消毒、麻醉和剖宫术,让新生儿和产妇死亡率回到一千年前的水平?

而同性恋也不可能对人类物种的繁衍造成威胁,因为它受遗传的影响很大。我们不太推荐使用“同性恋基因”的说法,因为尚未明确发现这样的具体基因,且这很可能是多个基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性取向存在相当多的先天成分,或者说存在很多“同性恋相关基因”。就算“放开”——其实只是给同性恋者和其他人一样的权利——也不可能大家都变成同性恋。

这个“国际不再恐同日”,果壳和同性恋者与恐同者聊了聊

两只雄性长颈鹿。 图片来源:Wikipedia


那如果同性恋不生育的话,为什么现实中和它相关的基因也这么流传了下来?这个问题研究者还没有定论,但有非常多的假说。比如同性恋相关基因可能在异性恋中也存在,单独出现时有其他好处;比如这些基因可能通过亲选择原理帮助亲戚更好生存;比如同性恋的实际生育率可能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低;如此等等。

此外,性取向并不是简单的同性恋异性恋的二分,它是一个连续谱。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每个人都有一点双”(双性恋),现实中倒不至于真的每个人都是,但的确对很多人来说性取向并没有这么单纯严肃提醒:这不意味着你可以去“掰弯”别人,性取向是个人选择,一个人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只有自己说了算,就算要弯也只能自己主动选择去弯。

这个“国际不再恐同日”,果壳和同性恋者与恐同者聊了聊

《生活大爆炸》主演Jim Parsons婚礼现场。图片来源:Instagram/Jim Parsons

反过来说,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对同性恋的包容,需要不再恐同。如果我希望我的伴侣只由我自己决定的话,那么我也不应该插手别人的伴侣选择;假如当别人被干涉时我能伸手帮一把,那就善莫大焉。当人们发声表示“支持同性恋”的时候,这个支持当然不是要支持大家都去找同性伴侣,而是支持那些选择同性伴侣的人不受歧视和迫害。我们同样支持异性恋,只不过今天异性恋没有遭受这种歧视所以没有必要专门发声而已——但也只是今天。想想当年我们争取自由恋爱的时候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吧,今天同性恋平权就是它的自然延伸。

Part 2

Q & A

“自然”上的不能生育,是同性恋的原罪吗?同性恋是否会对社会、家庭的组织带来混乱?

TA们说

同性恋,男,21岁,北京,学生

我自己是希望能够生育。我个人还是很喜欢小孩的,而且对抚养一个婴儿长大应该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在这方面个人偏保守,所以希望是个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也许在国内,也许在国外吧(指代孕)。

同性恋,男,34岁,上海,IT 工程师

不考虑有后代。对以后的生活说实话很绝望,因为不看好国内的环境。而且同志圈自己问题也很多,我都不认为自己能找到伴侣。

同性恋,女,23岁,厦门,销售

年纪再大一点的时候,可能会考虑(领养)。未来希望能够支撑得起一个家,正在朝着目标努力。

果壳说

诚然,性向固然有天生的部分,然而与性、性别,乃至家庭与情感,离不开社会建构

前面说到,一个人的性向并不是黑白对立的,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存在着许多个维度;而这些维度之间,也并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社会对于“性别”的建构,则更加复杂。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男性或者女性的气质和认同,性别的表现也非常多元——Facebook 的性别自定义里,有多达56个选项。这些有生理的,有心理的,也有社会认同方面的。

这个“国际不再恐同日”,果壳和同性恋者与恐同者聊了聊

图片来源:Pixabay

就如同我们没有办法将性少数用“gay”或“les”一以概之一样,我们也没有办法把每个人在社会上的性别角色截然分开。关键在于,自然上、生理上如何如何,也不能完全作为社会行动的依据——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性别的社会一面,赋予每个人平等选择的权利与自由。

一个40岁的同性恋这样在问卷中写道:让我最难过的话,是“你要绝后了”。同性恋者也会有组建家庭的需要,现有的社会框架,也正在一点点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而即使他们愿意独自一人,或者无法生育,我们也应该为他们提供这样选择的空间,就像我们宽容“单身”“丁克”一样。未来,一男一女加小孩一定不会是家庭组织的唯一形式。

Part 3

Q & A

可以改变吗?人可以被“掰弯”“掰直”吗?现在对同性恋是否过于推崇、导致他们太有优越感,导致大家都去“搞同性恋”?满世界的耽美作品,真的不会教坏小孩吗?

TA们说


男,24岁,公职人员

我最讨厌的就是蓄意地有计划地掰弯别人的同性恋,这样其实很自私。人家明明好好的,让别人也误入歧途,也要一起受歧视。尤其是小孩子,像一张白纸,教什么就是什么,如果从小接触同性恋的东西多可怕啊。同性恋既然觉得自己是同性恋,那别人歧视就歧视呗,在乎那么多干嘛。你在家爱干嘛干嘛,别出来腻歪就行。

TA们说

双性恋,24岁,女,北京,教师

我不认为有优越感,主流社会(或者政策,媒体)的不认同甚至打压导致一小部分性少数人群的内在自卑感,外在表现为了优越感吧,越缺什么越想得到什么。但这不是一种不好的行为,确实在争取平权的过程里我们还有太远太远的路要走。

同性恋,女,23岁,厦门,销售

我接触的这个群体里,大部分人自信且自卑。因为社会的不兼容而努力,终于一步步往上走,总有人会觉得你的“俯视”是“蔑视”。在同一个体制内奋斗,同性恋者确实不得不承受更大的压力与风险,“优越感”是天生的还是被逼的呢?

果壳说

在讲述中,一名女孩告诉果壳,一些异性恋会以“掰直”(其实是发生性关系)为荣,甚至会专门靠近看起来像男生的“爷T”,“征服像小男孩一样的女孩”会给他们成就感。似乎很多人认为性向是可以随意改变的,而对同性恋的推崇会导致大家“跟风”。

早年间同性恋曾被认为是一种犯罪性的精神疾病,被发现的同性恋者会遭受强制“治疗”,譬如图灵就被法庭强制接受了化学阉割。当然,这种治疗是无效的,但出于诸如此类的原因,同性恋平权运动曾经非常强调它的先天性,在宣传中会倾向于主张性向先天如此不可更改。

这个“国际不再恐同日”,果壳和同性恋者与恐同者聊了聊

图灵曾经因为同性恋的身份,而遭受许多非议;图片来源:pinterest

如今同性恋已经不再被归为疾病,相关的研究也大幅推进了。今天我们认为同性恋和几乎所有其他特征一样,是先天和后天综合因素的复杂结果。有一句常说的比喻是“基因给枪上膛,环境扣下扳机”,就反映了先后天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特征:很多基因只有在合适的环境下才会显现效果。换言之,就算真的发生了跟风,绝大部分“新”的同性恋也只是原本就有遗传潜力的那些。

但是同性恋真的形成了“风潮”吗?研究认为人群中现有的同性恋比例在3%-8%之间(不同研究有所差异),这个比例其实已经不低了,但是过去因为社会的歧视,他们没有能力发声。我们所看到的风潮,并不是社会突然多了很多同性恋,而是原本被迫沉默的人终于有了谈论自己的处境和需求的机会。毫无疑问这个过程伴随着反弹,会出现不理性的言论,但这是长久压抑后不可避免的结果,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对话和理解的原因。

 还需要澄清的一点是,所谓的“耽美文化”并不等同于同性恋本身。耽美的消费群体多为异性恋女性(当然也有例外),更多是一种创作和空想。这些东西无法、也不能代替同性恋或者性少数群体的需求。

Part 4

Q & A

我是异性恋,同性恋会骚扰我吗?同性恋=生活混乱?社会对于同性恋的偏见和歧视是他们自找?“恐同”的恐,到底是怎么回事?

TA们说


男,38岁,私企员工

我对同性恋没有异议,但是怎么讲,同性恋群体问题太多了,他们自己关起来卿卿我我就好,公开了社会影响不好。而且我自己也很怕被同性恋骚扰,如果知道一个人是同性恋,我不会骂他,但会和他保持一定距离。

TA们说


同性恋,男,21岁,北京,学生

异性恋中的性骚扰案例数量巨大,而同性恋群体也是鱼龙混杂,里面难免有很多持有危害社会想法的人。就算平权运动成功了,这些人的存在也不会消失,性骚扰案件里异性恋和同性恋案件都会一直存在下去。

同性恋,女,23岁,厦门,销售

对于异性恋来说,异性恋者的“骚扰”也许叫“追求”,但同性恋者的“追求”便是“骚扰”。

我只能说,无关取向,若是他或她的过分追求真的打扰到你的正常生活,那我们说他“骚扰”,此时请拒绝或警告。

同性恋,女,25岁,北京,新媒体

觉得同性恋会骚扰异性恋,是因为无知,因为没有遇到过同性恋。

果壳说

恐同的根源非常多。有理论认为,一些人的恐同在于自己被压抑的同性倾向与自己的自我认同产生了紧张——或许偶尔会感受到与同性的吸引,但却又与自己的常识和认知相悖,从而产生“恐惧”。

然而,我们在社会中所谈论的“恐同”,抛开政治和宗教层面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对同性恋的“不理解”。

这个“国际不再恐同日”,果壳和同性恋者与恐同者聊了聊

图片来源:aperfectlook.co.uk

更多的时候,我们站在社会“大多数群体”中,会感到更加安全,而对“少数”持有怀疑甚至是恐惧。或者,在许多男性心中,对于男性气质的不安全感,会让他们非常在意自己是否被贴上“娘”或者“同性恋”的标签,自然也对性少数抱有敌意(这在军队或者运动员中非常常见)。许多自然也是来源于刻板印象,而刻板印象来源于对这个群体的天生社会偏见。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部分媒体的妖魔化、危言耸听,一些并不属实的传言,以及被贴上“同性恋”、但实际上却在社会上广泛存在的标签,比如性骚扰。

这个“国际不再恐同日”,果壳和同性恋者与恐同者聊了聊

图片来源:flickr


而消除社会偏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顺便说,很多男性抱怨的“被男同性恋性骚扰”确实存在。但是,这种处境其实一直就有——只不过是异性恋男性骚扰女性,男性自己很少有被骚扰的经历而已。这是同性恋群体中一部分人存在的问题,但更广泛的意义上,也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性不平等问题。)

不管怎么说,了解是通向和解的道路。特别是涉及到一个群体、涉及到社会的组成部分时,我们更应该理性地看待不同人之间的差异。人类对于未知的事物抱有畏惧、抵触,也是正常的事情,然而正是对未知的探索、交流和对话,促进了我们的进步。

这个“国际不再恐同日”,果壳和同性恋者与恐同者聊了聊

图片来源:Pinterest

性少数和性别少数群体中个体的多样性可能超乎想象,性取向、性别认同、性别表达仅仅是人类万千属性其中的少数几个。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所以,宽容每一个人的不同,尊重多元,才是文明社会的本意。

不受待见的不应当是这些少数群体,而是社会中所有的偏见和歧视。

更多阅读
  • 小野春(左)和西川麻实在东京的家中。 CHANG W. LEE/THE NEW YORK TIMES东京——今年4月,佐藤郁夫(Ikuo Sato)站在东京一个法庭上,向世界宣布自己是同性恋。在拥挤的庭审现场,他描述了自己作为一个年轻男性的焦虑

    浏览:235次 评论:6
    2019-12-13
  • “脸叔”科林·费尔斯与斯坦利·图齐将在新片《Supernova 超新星》中饰演一对相爱20年的同性伴侣,首张剧照昨天曝光。在这部剧情片中,费尔斯饰演的“萨姆”与图齐饰演的“塔斯克”开着房车去拜访亲友和他们曾经到过

    浏览:76次 评论:6
    2019-11-14
  • 荷兰城市阿尔梅勒用“跨性别旗”的粉蓝、粉红和白色打造了一条交通斑马线,成为新的“打卡”热点。多家媒体称这是欧洲第一条永久保留的“跨性别斑马线”,它的旁边还有一条永久性的“彩虹旗斑马线”。阿尔梅勒位于荷

    浏览:83次 评论:6
    2019-11-14
  • 科幻神剧《神秘博士》的制作人拉塞尔·T·戴维斯(Russell T Davies)在做客BBC节目的时候被问到一个问题:“如果你拥有一台时间机器,就像时间领主的‘电话亭’TARDIS,你会穿越到哪一年?”戴维斯回答:“假如我拥有

    浏览:82次 评论:6
    2019-11-13
  • 在位于太平洋的美国属地塞班岛,登记结婚的同性情侣之中,今年又是中国人最多。塞班岛市长办公室本周对媒体公开的统计数字显示,从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的一年时间里,市长办公室总共办理了250对同性情侣的结

    浏览:57次 评论:6
    2019-11-13
  • 2019年10月5日有网友反映“南宁地铁1号线疑似有猥亵事件发生”。南宁地铁公安获悉后高度重视,立即对此展开调查,迅速锁定违法嫌疑人胡某(男,32岁,浙江省人)。经审查,胡某对其在南宁地铁猥亵他人的违法行为供认

    浏览:101次 评论:6
    2019-11-12
  •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妈妈,我晚上不敢一个人睡,你陪我吧。”最近,岱山县李某发现平日里活泼大胆的儿子王小甲和王小乙,突然行为举止异于往常,几番询问后,兄弟两个说出了事情的缘由。2019年7月9日上午,王小甲和

    浏览:91次 评论:6
    2019-11-12
  • 扬子晚报网11月9日讯(记者 梅建明 通讯员 方晨 郭明慧)11月8日上午9时许,南京站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称从太原到上海的K371(K374)次列车上,一名富姓男子对另一名旅客实施猥亵,要求接车处理。尽管之前处理过几起

    浏览:107次 评论:6
    2019-11-12
  • 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B站、知乎等平台被大量贷款广告刷屏后,近日,新流财经发现,国内最大的男生同性社交软件——Blued,也出现了贷款类广告的身影。据Blued官网显示,截至2018年2月,Blued拥有全球注册用户4000万

    浏览:207次 评论:6
    2019-08-31
  • 近期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称,通过对近50万人的遗传信息分析得出结论,人体中并没有单一的所谓“同性恋基因”。结论指出,同性性行为受到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而且这个基因并非指的是单个基因,也不是几

    浏览:95次 评论:6
    2019-08-31